隨著我國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建筑業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粗放型走向集約化、從單一生產走向多元化經營、從封閉走向全球開放,轉型升級成為建筑業發展的客觀規律。當前,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應用等為主要特征的建筑產業現代化已成為大勢所趨、時代所向,是實現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式。
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實現
建筑產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說到裝配式建筑,業內人士將其比喻為“搭積木”:先用標準模具將柱、梁、樓板、墻體和樓梯等建筑構件在工廠里成批量用機器澆筑成型,再將預制好的“零件”運送到施工現場拼裝。
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瀟河園區車間箱型梁柱制作現場
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化作業使得建造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工期可縮短3個月以上、工序可減少50%以上、人員可減少40%左右,同時房屋使用面積可增加2%左右,在減少粉塵污染等方面的環保效益更為凸顯,發展裝配式建筑被認為是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裝配’不是目的,而是最能直接體現技術進步與工業化優勢的先進生產力代表,也是促進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驅動力和風向標。”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委員會秘書長葉明表示,當前裝配式建筑發展的重點是要努力提升企業的基礎能力和產業鏈協同水平,必須要沉下心來將建筑業改革的基點放到“產業”發展上來。
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瀟河園區緊緊抓住了“建筑產業”這個牽動建筑業改革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將“制造”成功轉向“智造”。“我們運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運用三維地理信息系統+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實現制造的數字化、信息化;運用工業機器人、射頻識別技術、工業大數據分析等‘工業4.0’先進模塊進行生產和管理,實現智能化制造。”該園區負責人說。
在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晉中園區PC車間綜合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趕制訂單產品。“我們的PC構件生產區從開工到投產僅用了66天,開創了投資快、建設快、達產快的項目建設新高度。”園區負責人表示,在這里,見不到傳統建筑工地上塵土飛揚的場景,一個個鋼筋混凝土疊合樓板、墻板、樓梯及陽臺等建筑構件均采用流水線生產,然后運到施工現場,現場工人按圖組裝,工地上不會出現大規模澆筑、砌墻、抹灰等濕作業場景。不僅可以大量減少建筑垃圾產生,還能夠減少因施工形成的噪音和揚塵污染。
發展裝配式建筑
推動建筑業走綠色發展之路
傳統建筑業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固體廢棄物利用率低。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人們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對自然資源的高效利用、與環境的和諧共處上,走綠色發展之路正是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粉煤灰、爐渣……各種工業廢棄物變為裝配式綠色建材,這一神奇過程正在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霍州園區的蒸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生產線上完成。該生產線以粉煤灰為主要原料,制成多氣孔混凝土砌塊和板材,成為一種性能優越的新型建筑材料。產品不僅可以應用在混凝土框架結構的圍護體系上,還可以更廣泛地應用于各種鋼結構住宅、酒店、寫字樓和工業廠房等裝配式結構的內外隔墻、屋面等。該生產線取代傳統固體廢棄物填埋的處理方式,每年可消耗粉煤灰36萬噸、爐渣7萬噸、脫硫石膏35萬噸,可節約土地填埋空間83萬立方米、土地資源約1246畝、固體廢棄物處置成本1000余萬元,有效實現了工業固體廢棄物從末端治理到源頭控制的轉變。
“我們傾力打造集裝配式建筑研發、設計、生產、施工、運營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集成體系,建設了7個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基本實現了以150公里為半徑對山西地域的全覆蓋。”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波表示,“企業要突破發展的‘天花板’只有兩種方法:提供增長的動力,對抗增長的阻力,建筑產業現代化就是我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對于建筑業來說,建筑產業現代化是一次生產方式的革命,是一次大浪淘沙,甚至會引發行業“洗牌”。在此過程中,建筑業企業無法逃避因巨變帶來的陣痛,有些企業甚至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抉擇。葉明坦言,建筑產業現代化的發展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必定是曲折的。他同時強調:“建筑業從業人員應該認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浴火重生、彎道超車的機遇,更是我國建筑業告別低水平同質化競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最佳機遇。我們一定要順勢而為,敞開懷抱擁抱這一歷史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