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我國國家一切治理各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力的集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所以是科學的,之所以具有顯著優勢,一切治理工作和活動之所以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保證和體現了“人民至上”這一價值原則。
“人民至上”: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人民性基礎上創立和發展的價值原則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信仰和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人民性基礎上,根據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具體實際和現實需要,確立和發展了“人民至上”的價值準則和基本立場。“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人對待人民的基本立場和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一切政黨的根本標志”。
“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和立場由“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國家一切發展依靠人民”“國家一切發展為了人民”“國家發展成效最終由人民檢驗”等構成。這一價值準則和基本立場要求國家一切制度必須保證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保證人民的立法權、選舉權、監督權、參與權等有效實現;要求把人民的主體性、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作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始終做到“一切依靠人民”;要求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斷增長的需求作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始終做到“一切為了人民”;要求把人民實踐作為檢驗一切發展和各種成敗得失的根本標準,始終做到“一切相信人民”。
從毛澤東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萬歲”到鄧小平的“一切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判斷是非成敗的根本標準”“我是人民的兒子”;從江澤民的“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胡錦濤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再到習近平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人民是閱卷人”等,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至上”作為一切工作和活動的價值原則和立場,“人民至上”貫穿于中國共產黨人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全過程,一以貫之并發揚光大。“人民至上”成為中國共產黨人鮮亮的精神標識,成為中國共產黨一切事業取得成功的制勝法寶。
“人民至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價值屬性
社會制度從誕生之日起就是人類價值觀的體現和價值實現的有力保證。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確立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并不斷探索實現“人民至上”價值的科學社會制度。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革命根據地建設中探索建立了體現權力屬于人民“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提出了“一切權力歸蘇維?!薄耙磺袡嗔儆谵r會”的正確主張。新中國建立前夕,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明確指出,我們應當建立體現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建立了體現了“人民至上”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政體,憲法明確規定,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本質上都是為了更好體現和實現“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和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一根本要求而建立起來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探索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這一制度體系本質上是為了更好的體現和實現“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和“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根本要求。我們黨根據“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和時代發展的要求,堅持發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好體現和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發展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好保證和實現各族人民的主人地位和權力;堅持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更好的體現和實現各種人民團體、人民組織的權力和利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制度,使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成為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更好體現和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創造和發展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更充分體現和實現人民在基層當家作主的各項權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顯著進展和成效,形成和發展了“黨領導一切”的根本領導制度,形成發展了共商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形成發展了生態文明建設制度,發展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更加成熟,國家治理體系不斷發展,國家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并取得“經濟持續快速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這一切都源于我們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始終遵循和實現“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和立場,使得“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和立場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和更加有力的實現,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人民至上”這一價值屬性。
“人民至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顯著優勢的價值源泉
《決定》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的優勢,具體體現在十三個方面。綜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十三個顯著優勢,每一個優勢的背后都有“人民至上”價值原則和立場的強力支撐,每一個優勢都是為了體現和實現“人民至上”所要求的人民某一方面的權力或權利,每一個優勢都是基于人民的力量產生出來的,每一個優勢都是最終為了人民的。正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不僅從根本上體現和實現著“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而且制度和體系的每一個方面都能夠把“人民至上”價值理念落實到具體體制、機制和活動中,構成了橫向日益全面、縱向日益徹底的“人民至上”價值原則的制度實現體系,使得“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能夠不斷充分的體現和實現,所以得到了廣大人民的認同、支持和擁護,正像《決定》所說的那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植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人民的認同、支持和擁護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根源所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十三個顯著優勢的源泉所在。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深得人民擁護”,體現和實現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原則,億萬人民的主體性、主動性、積極性、創造者被源源不斷地激發出來,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才把一個又一個不可能變成可能,才啃下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才取得了黨的事業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中國的昨天已經寫在人類的史冊上,中國的今天正在億萬人民手中創造,中國的明天必將更加美好。 “人民至上”價值原則和立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治理體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